「假性家庭主婦」是很矛盾的一個現代社會新產物,它是一條不能回頭的路,細細長長的,女性的「愛」,讓她一直往「真的家庭主婦」走下去,但她同時也在「棄守」原本的理想,到了最後一步,更是一座小木橋,跨過去,正式成為以後,木橋就燒掉了。假性變真性,有一天回來工作會有這麼一點點困難。其實就算家事再繁忙,也不可能吃掉百分之百的時間,家庭主婦依舊可以經營自己,但職涯給這些女性的選項太少了,目前的選擇只剩下直銷、網拍、投資理財…大概這幾條路,與她之前在職場工作的專長與興趣不大一樣。
主婦如果不必一周五天都在家,若她願意一周抽空外出上班一天,誰要聘用這樣的「真正家庭主婦」?
假如她在家工作,但工作量卻保證是一般人的百分之百,誰要聘用這樣的「真正家庭主婦」?
亞洲沒有,歐美則開始有。上個月我讀到一篇BusinessWeek的報導《Where Women Attorneys Get Ahead》,提到法學院學生有一半是女性,但最後在律師事業上卻只有17.2%的成功女律師,主要原因是在律師平均一周要花46小時在與客戶溝通,一天超過八小時,其他的功課更得「加班做完」,許多原本已是「假性家庭主婦」的女律師,終於受不了工作時數,為家庭而辭去工作。不過,報導中的這間Beermann Swerdlove律師樓,卻給「假性家庭主婦」多一個新選項,它只要求旗下女律師,一年只需工作1800小時即可,上班時間完全彈性。你說,賺的錢較少?沒關係,它甚至還破天荒的讓旗下女律師在自己業務上抽成,因此就算一周只工作一天,只要做得好,仍然「有機會」得到很多收益。這樣,即使成為媽媽,也可以以「真的家庭主婦」的身份,將律師的身份經營得很好。